Duangw

[转载]公路自行车设定

原帖地址:http://www.fulun.org/bbs/viewthread.php?tid=3044

 

如何选购一台合身的自行车,是最基本的问题但也最不受重视。

决定车架大小及设定不只能看身高,骑乘方式,柔软度,都是重要的依据。因此同样的身材可能用不同尺寸的车架,设定也可能不一样。

让我们来看看自行车的构造、组件,及几个重要的数值:

 

车架

1:座管长:A(中到顶)、B(中到中)此为厂商标示车架大小的依据,必须注意为中到中或中到顶两者可能差1至3公分。比方Colnago,Pinarello标示为中到中,而DeRosa某些车款为中到顶。这几年,有车厂会改变车架设计,在购买的时候必须注意。另外在压缩车架上,座管长就较不具参考价值,反倒是上管长较准。

2:上管长:在传统车架为水平上管,标示较无争议;但对于压缩车架而言就必须特别留意各车厂标示法均有差别,必须以水平有效上管长为标准。

3:头管长:取决于车架大小,不过有清楚标示的车厂并不多。但因无牙车头碗及隐藏车头碗的流行,龙头高不再可以调整,只能由前叉的预留管长决定。当预留管长比头管长太多(扣掉龙头及前叉碗高大于3CM时)会因垫片太长影响前叉稳定度。

4:座管角度:车架越大,角度越小。

5:头管角度:车架越大,角度越大。

6:链条支管长:通常是固定的,约为395-410mm,不过也有一些车厂在大一点的车架会拉长个3-5mm。越短传动效能越佳,不过操控上也较不稳定,且链条准线会变化较大,变速较亦有杂音。像捷安特TCR 就以超短链支长闻名。

 

前叉

前移距离(fork rake)如图1←→所示;头管延伸线交叉至前后轮轴线点,至前轮轴长。一般约为38至50mm,同一车架用较短的rake的前叉,轴距变短,操控会较灵敏,适宜平路;较长rake,轴距变长,操控较稳定,适宜坡路。一般标准常为43mm(Colnago)或45mm(Pinarello)。较小车架会用较长rake(小于50CM)来增长轴距,增加稳定度,常用50mm rake。

 

龙头

须注意长度,前倾角或俯角。一般跑车的龙头会有些俯角,常见有7°、8°、10°、15°。但因无牙车头碗及隐藏车头碗的流行,龙头高度较低,所以有些龙头可两边用,翻过来就变仰角了。如Ritchey的龙头就可俯仰角交换用,而ITM The Stem就不行。购买时需注意产品说明。

另外不同家的尺寸会有不一样,A的100mm与B的100mm有个5-10mm的不同是常有的。同样100mm,不同俯角则有效长度也不一样。

 

把手

宽度L、上把长P、下把深度H。

手把形状各家不一,大致可分为圆把、人体工学把。下图前两个就是人体工学把。请注意在调整把手仰角时其实同时会改变煞变把手的高度与距离P。对于身材较矮小,手也较小的车手把手选择较少,且调整也较重要。我们常看到娇小的车手,无法以下把位长时间骑乘,至于无法改变前后轮配重,及以较低风阻姿势前进,在平路高速时较吃亏。

 

齿腿长

有165-180mm,每2.5mm一跳,通常与身高,骑乘方式有关。165-175公分高可用170mm, 太长会增大回转半径 较不利于高转速踩踏。

 

身材参考数值

 

例子

请各位看看第一部车与第二部车的差别:

第一部车是ULLRICH的坐骑,ULLRICH身高手长B-C+D值很大,也是目前职业选手的设定取向;也就是较小的车架,较大的坐垫-把手落差,已得到较低风阻的姿势。他连煞变把手都装在把手最前方的位置,使得姿势前倾;另外把手下把落差也很大,下把位的姿势很低。

第二部就是较娇小的车手的车(B-C+D较小),很明显的是坐垫-把手落差小很多,煞变把手装在把手较高较近的位置,把手下把落差较小,下把位的姿势不致过低。

有关车架大小的选择建议很多,网路上比比皆是,量身订做也不在少数,无法一一详述。因各家车尺寸订法有其特点,再配合管材,都可以搭配出不同的特性。

不过很多市售车根据的是职业车手的特性做的;一般车友买到尺寸合适的车,仍需要一番功夫才能设定为适合自己骑乘的特性,更不要提尺寸明显买错的了。

 

建议

以台湾的购车环境,我只有下列建议:

一:先确定自己的目标,是比赛为主,或是只是轻松骑骑。比赛用车可以用小一点车架,以加大坐垫-把手落差到10-15公分,一般车手最好选择较合乎自己的尺寸,坐垫-把手落差约在5公分上下。年纪较大、柔软度越差者则越小。

二:确定车架大小,包括坐管长及上管长,以上管长符合为优先。而后比对一下心仪的几部车,看看有无适合的尺寸的。如尺寸不合,宁愿等。

车价尺寸(中到中)可以以跨下长乘以0.66为参考。再参考各家车架同一尺寸的上管长,你会发现约有0.5-1.5cm的差别(Look Merlin Klein会有较长的上管,意大利的车则较互相接近),上管长车较稳定,短则操控较灵活。另外如果车架头管在上管之上有欲留个2-3公分的话,对一般的车友在设定上较容易,或者有前叉碗有较高的上盖,也会有较多的调整空间。如下二图:

三:车买了之后,前叉先不急着锯短,前叉锯距太短,就无法补救了。先用垫片垫高,骑一段时间后,再锯至适当长度。看过太多一开始就将前叉锯至最短,而使整部车设定太前倾,骑的腰酸背痛,半途放弃,不再碰公路车。

四:龙头与把手不急着买太好的。如果店家有旧的可以试用,先借个差不多尺寸的用用,若合用,再考虑买等级较好的。如果用的龙头与车价上管长比例不对则最有可能的试车架尺寸错了。如车架上管长为53cm,龙头正常比例为9-12cm车架上管长为56cm,龙头正常比例为12-14cm。若是女性车友,因及上半身比例较男性短,除非买专位女性设计的车架(同样座管长下,上管较短),不然可能会用到5-7cm的龙头。

五:首先调整坐垫高度,以跨下长×0.883,为坐垫顶至BB中心点距离。接着坐在坐垫上,调整坐垫前后距离,坐在坐垫感觉最舒服的地方,使脚在六点钟位置时,膝盖前之垂直线经过踏板中心点(如下图左)。

接下来可以尝试不同坐垫-把手落差与龙头长度的组合,可以以鼻尖垂直经过把手顶为准,之后两端同时增减一公分来调整(坐垫-把手落差+1→龙头长度-1),感觉腰是不是有压力。上图左是以下把位为基准调整,与一般车友从煞变把手上方位置调整起不一样,因下把位是要求较高的,这个位置可以,则其他位置就没问题。

六:调整煞变把手与把手的仰角。这是变化最大的,会影响到上述的调整。不过有一个不变的原则就是要握起来顺手。而最重要的是煞变把手与手把之间的角度是否流畅。可以参照下列几个图,你可以发现煞变把手的位置差异很大,会有不同的握感与距离。下方八个图之右二、三,左一、四,其煞变把手与手把较呈一直线,这样可以使上把位与煞变把手位置之间的变换较连续,适合不同的骑乘需要,也是目前手把设计的趋势。

七:一部设定完美的车,是可以变化各种姿势骑乘,包括上把、煞变把手及下把位。很多人买了跑车,尺寸不合,只能以上把骑乘,连握到煞变把手都有点吃力。更多人只有办法以煞变把手上方骑乘,下把位则心有余而力不足,这都辜负了跑车原本弯把的设计,不如改成平把算了。

八: 较娇小的车手,建议用小弯把,有较小的H(图2),约12-13公分,可以较轻松的用到下把位。

九:有俯仰角可交替使用的龙头,可以变换两种骑乘姿势。角度越大,俯仰角变换时,改变也较大。Ritchey的约六度,CINELLI约10度。

十:不同的踏板,坐垫高度可相差至一公分。如从LOOK换成TIME,约可以降低座垫高一公分,进而降低坐垫-把手落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