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uangw

[转载]关于膝部的伤害之二

原帖地址:http://www.fulun.org/bbs/viewthread.php?tid=109

 

膝关节脱臼

一般人常有一个错误观念,认为关节脱臼的治疗比骨折还容易,只要敷敷药,把脱臼推回去就可以了。事实上,关节脱臼的治疗,往往比骨折的治疗还更须费心,因为脱臼意谓着关节囊以及附近相关重要韧带的断裂,若治疗不当,不是引起关节黏连僵硬,就是引起关节的不稳定。而且韧带的伤害常常造成其本身结构的永久变形,甚或断裂,无法自行愈合,或者自行愈合也无法恢复本来的功能,而被一些疤痕组织所取代。因此常须借用身体其它组织的移植,来取代这个受伤的韧带,以恢复其功能。

膝关节是一相当稳固与强韧的关节,要造成膝关节的脱臼须有相当大的力量,把前十字韧带与后十字韧带拉断,才会发生膝关节的脱臼,事实上,要扯断前十字韧带,约须180公斤的力量;而要扯断后十字韧带,则须350公斤以上的力量。此外,在韧带上还有一种特殊的感受器,万一韧带被扯到的一刹那,会马上有一个感觉反射到脊髓,并且立即传导到膝关节附近的肌肉,使得这些肌肉马上收缩,来保护韧带与膝关节,使其免受伤害。因此,可想而知,会造成膝关节脱臼的力量,必定相当快速,超过这个反射的时间,或者相当巨大,大过肌肉与韧带的总合。在台湾车祸常是造成膝关节脱臼的元凶。此外,由高处跌落或各种运动伤害,也会引起膝脱臼,由于重要的血管神经皆环绕在膝关节的后方,发生膝关节脱臼时,非常容易同时伤到这些血管神经,甚或引起截肢的危机。

根据大腿骨与小腿骨的相对位置,膝关节脱臼可以分成向前、向后、向内、向外,以及旋转式的脱臼。当小腿骨脱臼到大腿骨前方时,我们称这种脱臼为向前脱臼;而当小腿骨脱臼到大腿骨后方时,我们称这种脱臼为向后脱臼。在各种脱臼中,以向前脱臼最为常见,约占40%;向后脱臼次之,约占33%;其次为向外侧脱臼,约占18%;向内侧脱臼,约占4%,而旋转式的脱臼,只占5%。各种脱臼的伤害机转及所引起的韧带伤害也不尽相同,向前脱臼时,前十字韧带一定断裂,后十字韧带不一定会断;而向后脱臼时,后十字韧带一定断裂,且经常合并前十字韧带也断。向后脱臼经常发生在车祸时,小腿骨撞上汽车的仪表板,使得小腿骨向后脱臼而发生。而向内或向外脱臼,除了内外侧韧带的伤害外,至少一条十字韧带也会完全断掉。

除了脱臼后不能复位而被送往急诊处的病人外,另有一部分病人,在发生脱臼的霎那,又自动复位了。这样的病人膝关节往往没有什么肿胀外观,也无异样,因此很容易被忽略。但无论如何,一旦发现有膝关节脱臼,一定要立刻送往急诊,找骨科专科医师,好好地评估与治疗。

膝关节脱臼后的治疗及重建,有许多争论,但目前的趋势,大多数人同意,若脱臼后加以复位而仍有相当程度的膝不稳定存在,应尽早施以手术、修补或重建受伤的韧带。由于近年来,在韧带手术及复健方面,有很大的进步,治疗结果相当令人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