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uangw

[转载]关于膝部的伤害之五

原帖地址:(暂缺)

 

前膝痛

前膝痛是骨科门诊常见的病例。以年龄层分布而言,活动力较强的青少年为最多。其实前膝痛包含了许多膝关节附近的病变,正确的鉴别诊断以及妥善的治疗,才能提供良好的愈后以及恢复正常的膝关节功能。

前膝关节主要由肌四头肌(Quadriceps)、髌骨(Patellar)、股骨(Femur)、胫骨(Tibia)以及髌骨韧带(Patellar Tendon)所构成。藉由这些完整而稳定的解剖构造,彼此间的协同作用,使得前膝关节功能得以健全。一旦其中任何一部分发生组织上的病变,或者相对位置不正常,就会引起前膝疼痛,甚至功能障碍。以下就常见的病因,逐一做讨论。

过度使用(overuse syndrome)

过度使用是相当常见的运动伤害。其原因是,正常的组织受到密集的压力(Stress),没有得到适当的休息所引起。例如运动员为追求成绩进步,而过度训练,就会引起这类的疾病。如果有充分的时间让组织消化这些外来的压力,就不致于造成过度使用这类的伤害。

诊断过度使用最重要的是病史的询问,特别是病人的活动或运动情况。一般而言,过度的活动或训练,是最常见的原因。

就治疗方面而言,可以包含两方面:第一是调整活动方式或训练计划,如果病情严重,甚至必须暂停活动及训练;第二是止痛,例如消炎药、冰敷、抬高患肢等。

奥斯戈德氏病(Osgood-Schlatter Disease)

这种病变通常发生在十几岁的小朋友,一般而言,男生比较多。病人通常自觉活动后在胫骨隆突(Tibia Tubercle)附近有疼痛发生,甚至会有肿胀的情形发生。两侧的胫骨隆突摸起来明显,有压痛(Tenderness),但是通常有一边比较明显。

造成奥斯戈德氏病的原因,是发育中的胫骨隆突受到过度密集的外来压力所造成的。X-光检查,有时可以发现胫骨隆突有变形,甚至有游离骨产生。

治疗方面,多采取保守疗法,一般需要一年,甚至二年的时间,才能完全解除症状,但是治愈后相当良好。就发病初期而言,冰敷、消炎药、限制活动是必须的,但是类固醇的注射是禁忌。如果保守疗法无法改善症状,将游离骨及附近的炎性组织拿掉,通常可以达到疗效。

Slinding-Larsen Johnsson氏疾病(Slidung-Larsen Johnssen Disease)

Slinding-Larsen Johnsson氏疾病是由于髌骨韧带与髌骨接合处,受到持续性的张力所引起的病变,其疼痛的部位大约是在髌骨的下缘。这种病变通常好犯于活动力较强的男孩。疼痛以及髌骨下缘的压痛是主要的症状,其它的理学检查则多为正常。X-光可见的变化为不同大小及形状的钙化出现于髌骨韧带靠近其髌骨接合处附近。

治疗以保守疗法为主,大约在一年到一年半以内,可以解除症状。对于一些少数的病患,当保守疗法失败时,可以考虑利用手术的方式,将髌骨韧带内的一些坏死组织清除掉,使患部的炎性反应得以缓解。

跳跃者膝病变(Jumper's Knee)

过度的跳跃运动也会引起前膝疼痛。其病灶与Slinding-Larsen Johnsson氏疾病类似,不过好犯年龄slinding-Larsen Johnsson氏疾病大,而且X-光亦不见髌骨韧带有那么多的钙化。

治疗原则仍以保守治疗为主,调整运动及活动方式以及频率,适当的复健以及止痛剂是基本的原则。

分割性髌骨(Multipartite Patella)

分割性髌骨偶而也会引起前膝痛。一般而言,分割性髌骨可分为三型,以第三型为最多。第一型是在髌骨下端分割;第二型是在髌骨外缘分割;第三型是在髌骨外上缘分割。男性与女性的分布比例大约是9比1。这类病人如果髌骨长期承受压力或受到急性的压迫或张力,就会引起前膝疼痛。X-光检查必须小心地与髌骨骨折做鉴别诊断。理学检查可以发现在髌骨分割处有压痛的情形。

治疗方面,在急性期以固定及保护膝关节为原则,一般约需三个星期,始可解除症状。对于慢性期的病人,如果调整活动习惯亦不能解除症的话,可以考虑施行手术,将分割出来的小块髌骨切除,以解除长期的前膝疼痛。

膝关节皱褶病变(Pathologic Plica)

膝关节皱褶是膝关节检查中常见的解剖构造,大部分不会引起症状。偶而会因压迫到关节而引起一些症状,包括疼痛、膝关节弯曲时有响声等等。最常引起症状的皱褶是位于膝关节内侧,由于长期与关节软骨摩擦,引起炎性反应,造成皱褶纤维化及增厚,并引起关节软骨之磨损与退化。理学检查可发现膝关节有局部性的压痛,膝关节弯曲时,会感觉到有声响出现。另外,将髋骨推往外侧时,会因为内侧皱褶的张力变大,而引起更明显的症状。大部分的膝关节内,皱褶并不会引起任何的症状,但偶而会因为直接的撞击或重复性的过度刺激,引起皱褶的炎性反应,滑液囊发炎,甚至膝关节肿胀等等,这时即可称为膝关节皱褶病变。

治疗方面,大部分病人可藉由保守疗法而获得缓解,这包括:冷热敷、消炎药以及肌力训练。对于有持续症状的病人,可以利用关节镜将膝关节皱褶病变切除,一般而言,预后相当良好。

原发性前膝部疼痛

前膝部疼痛的原因,曾被归咎于是髌骨关节面的问题。然而,有相当多的证据指出,从青年期起,几乎都会有无症状的髌骨内侧关节面的变化;而且大多数有前膝部疼痛的青少年们,他们的关节面和滑膜组织也都还好。像这种前膝疼痛的原因,仍是未知的。有些人尝试提出解释,包括髌骨侧面支持带的神经变化造成疼痛;或者是因为膝外侧肌在膝部附着处有问题,造成外侧面太紧,因而压迫到髌骨的外侧缘,引起所谓的过度侧压症候群。如果有个孩童或青少年有前膝部疼痛的问题,在找寻到满意的原因之前,应该称呼为原发性前膝部疼痛才是。

诊断上应该排除引起疼痛的一些特定原因,譬如:关节内病变,髌骨不稳定,过度使用,解剖位置不良,肿瘤及感染等等。详细的病史及包含髋关节的理学检查,通常就可以做出正确的诊断,因为有些髋关节的疾病会引发膝关节的疼痛,也就是所谓的转移痛。另外利用一些放射线检查,例如x-光,对于诊断也有所帮忙。

当我们请病患用手指出不舒服的地方时,他们通常会用整只手抓住膝盖,这个动作我们叫做抓取征候。病患会提到久坐亦会不舒服,这叫做剧场征候。这也是一项常见的症状。

有关理学检查方面,下列几项需要特别注意:步态、下肢关节的活动范围和下肢骨骼的排列关系、膝关节稳定度、髌骨动态的解剖位置、局部压痛症状以及有否关节渗出液或肿胀产生。膝部的压痛症状通常位于前部,这并不同于半月板损伤时,来自中间部或后部的压痛感。股四头肌、腿后肌及臀肌的强度,应该予以测试。当我们要检查髌骨动态轨迹时,最好坐在病患前方,并且在膝关节做主动性和被动性活动范围测试时,全程抓住受测膝部,以便于观察。因为前膝部疼痛通常是两侧性的,所以对侧膝部也要评估。

膝关节内的爆裂音,并不意味着膝部一定有病变,尤其是发生在年轻人身上时。非膝部本身问题,却会影响髌股骨关节者,包括胫骨本身过度旋转、足部及踝部力学异常,尤其是当足部有过度旋前运动时。但有人对同年龄群的学龄儿童做研究,却发现在病患与非病患之间,有关关节的稳定度、Q角、膝内翻及股骨头部的前倾角度上,都没有差异,唯一的不同点,只在于病患多是较热衷于运动者,另外也有一些是过重且不喜参加活动者。

普通的X-光片,对于评估前膝部疼痛的原因并无帮助,然而这些x-光片有时可以显现解剖构造异常等病因。

找出前膝部疼痛的原因之后,接下来讨论的是治疗方式。大部分的研究显示,非手术性的治疗对百分之七十五至九十的患者有效,这些处理方法,表列如下:

  1. 屈曲运动:股四头肌、腿后肌、股筋张肌、腿腹三头肌。
  2. 强化运动:股四头肌。
  3. 物理治疗:冰敷、热敷。
  4. 矫肢器具:膝部套管、鞋插入物。
  5. 药物:阿司匹灵、非类固醇性消炎药。

在手术治疗方面,为了改善轻微轨迹异常所做的髌骨外侧支持带放松术,术后的X-光片显示,髌骨位置,倾斜度及移位程度似乎都没有改变。至于关节镜的运用方面,不应该只为了疼痛就做这项处置,而应该在有其它客观佐证时,才能考虑使用,因为关节镜检查有着相当高的并发症比率。包含了感染,持续性关节内出血,膝动脉破裂,反射交感性失养症及神经损伤等。

安慰患者及其家属,并且说明这些症状本质是良性而且预后良好,乃是原发性前膝部疼痛治疗上的一大重点。对于参与剧烈运动的运动员而言,修正训练计划,参与持续治疗计划,以及了解疾病本身,可以让他们早日继续参与原先的活动,乃是治疗的目标。

结论

总结来说,这类患者在骨科门诊相当常见,诊断上必须找寻疼痛的原因,在确定诊断之前,应先当做是原发性来看。至于软骨软化症一词,是指髌骨关节面软骨病变,而非一特定的疾病。

必须注意的是,对一个骨骼发育尚未成熟的患者而言,膝部疼痛必先考虑髋关节病变,如此像股骨头脱位这类问题,就不会漏失了。

另外,对任何膝痛的儿童而言,都必须考虑到反射交感性失养症的可能性,尤其是当疼痛感与损伤程度不成比例时,尤应注意。

对大多数的前膝部疼痛的患者而言,只要找出正确的病因,配合适合的治疗,预后一般都不错。